可可软件交流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回复: 0

为什么都在说BIM+GIS?有什么用?

[复制链接]

4

主题

5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3-1-7 17: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单说下BIM和GIS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主要针对于微观单体建筑的应用,能够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集成在一个模型中,并快速实现创建、拆分、整合等行为,还可以支持多种维度下对模型和信息加以查看、分享、提取、分析、利用,为项目各阶段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



GIS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主要针对于宏观区域的应用,能够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

BIM+GIS面临的难题

1.BIM数据格式接入GIS平台
目前,BIM软件来自国内外不同的软件产商,有着不同的存储方式与数据格式,使得BIM数据接入有一定的挑战。



2.BIM模型轻量化
GIS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处理一个区域或者城市的BIM模型及各种信息,多个大体量BIM模型的同时加载,会让GIS的终端产生卡顿甚至崩溃,将BIM模型轻量化能减轻BIM模型及信息的加载压力。
BIM轻量化详情:怎么快速加载大体量三维BIM模型?



3.BIM与GIS的数据融合
GIS表达室外环境,没有室内模型信息,而BIM可以为GIS提供室内模型信息。因此,要想集成GIS场景与BIM模型完整的数据,首先要解决在GIS平台表示BIM模型的难题。

4.三维数据坐标转换
BIM与GIS有各自的坐标系,BIM采用的是独立的坐标系统,而GIS由于采集方式众多,所使用的坐标存在差异,这导致两者坐标无法匹配。



BIM+GIS有什么应用价值

BIM和GIS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两者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价值。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发展,不少人把这种概念延伸到工程建筑领域,提出了BIM+GIS。
在工程建筑领域,BIM能为工程项目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基础数据。而GIS则能提供了更为宏观的地理空间定位信息,包含了建筑工程的地理位置信息、周边环境信息、地上和地下管线系统、周围道路信息等空间宏观信息。BIM+GIS的融合,能通过互联互补,在城市和景观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灾害管理等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GIS能弥补BIM缺少空间宏观信息,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建筑群体空间信息定位的技术空白,BIM能为GIS补充建筑物内部的详细信息,使GIS从室外环境走进室内空间,从宏观场景走进微观世界,实现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的交换与融合,为长线工程和大规模区域性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应用和实践,提供更深层次的技术支撑。

BIM+GIS怎么应用

BIM+GIS的最终应用,需要落实到平台上来。在工程建筑中,将BIM+GIS应用到工程项目,尤其是长线工程和大规模区域性工程等重大工程中时,除了需要在数据层面增强宏观和微观信息的结合,还需要在业务层面,加强项目在进度、质量、计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将BIM+GIS更深入的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中,我们需要借助基于BIM+GIS的工程建设管理平台。
基于BIM+GIS的工程建设管理平台
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为主、客户/服务器(C/S)架构为辅的方式搭建基于BIM+GIS技术的工程建设管理平台。



平台功能模块
1. 协同办公模块



主要包含项目首页、项目概况、项目动态、通知公告浏览与检索、会议通知、会议纪要浏览与检索、施工日志填写、项目通讯录管理等功能。

2. 数字化交付模块



由于PC端三维设计软件创建的信息模型对电脑硬件配置要求高,软件操作有门槛,不便于直接交付于业主和施工方进行施工阶段的各项应用,因此自主研发基于BIM+GIS的Web端平台,进行设计产品的数字化交付:
1)形成工程项目的数字档案馆,方便各参与方对设计信息、图纸的在线可视化查阅与浏览;
2)提供额外的设计服务,提升业主的用户体验感受;
3)可以打破模型和数据依赖国外商业软件的限制。



设计图纸电子交付



项目周边环境实景模型交付

3. 施工进度管理模块
以三维模型构件为信息载体和基本管理单元,实施计划进度管理和形象进度管理,以三维可视化的手段展示项目各个构件、工序的计划情况、实际施工状态,并实现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4D施工进度模拟。

基础功能
包含计划录入、工程开工报审多级审批流程、完工填报等基础功能,支持有序存储、快速检索施工计划、开工、完工等进度信息;



实际施工进度信息存储与检索

统计分析功能
1)以完工填报为节点,进行施工进度分析与统计(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



施工进度二维图表统计分析

2)利用三维模型以不同颜色及透明度可视化的展示项目整体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四维主题渲染

3)基于构件的实际进度信息检索、开工完工记录等施工信息的查询检索。



基于构件的进度信息检索

4.施工质量管理模块
以三维模型构件及相关的检验批为质量检验评定的最基本载体,开展检验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等质量检验评定工作,实现工程施工质量的可视化便捷管理。

基础功能
业务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平台包含共4个质量检验评定审核流程,支持各种质检记录和审核相关的业务数据的便捷上报、有序存储、动态管理与快速审批。



项目技术负责人待审核页面

统计分析功能
1)质检结果统计分析图(柱状图、饼图等);



2)利用三维模型以不同颜色及透明度可视化的展示项目整体质检结果状况;



3)基于构件的质检结果、证明材料等信息的查询检索。



5.工程计量管理模块
基于信息模型,以构件为最小计量单元,开展中期计量相关的筛选、填报、辅助审核工作。
有机的结合了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数据,打破了传统计量管理与进度、质量、安全管理之间的信息隔离。
根据完工、检验合格的构件,平台自动计算中期计量清单子目号(项目编号)工程量,自动生成每期计量报审单,并与合同清单量自动核对,避免超计。

功能设计
1)支持合同清单的上传、查阅与检索;



合同清单查阅与检索

2)内嵌中期计量的多级审批业务逻辑及流程,支持计量数据的便捷上报及有序存储;



中期计量历史期次存储、检索

3)根据进度、质量及安全模块,自动筛选满足计量条件的构件;
4)基于信息模型,自动计算清单子目号工程量,用于辅助中期计量审核;



BIM工程量辅助审核

5)自动生成中期计量报审表、中期计量工程量清单报表等制式报审文件;



自动生成中期计量报审表、工程量清单等制式报表

6)根据中期计量业务数据进行投资进度统计分析(柱状图、饼图、曲线图等);





项目投资情况统计分析

7)利用三维模型以不同颜色及透明度可视化的展示项目整体投资状况;



投资进度四维可视化主题渲染

8)基于构件的计量日期、工程量、金额、百分比等计量信息的查询检索。



基于构件的计量信息的查询检索

6.施工安全管理模块
安全检查:业主及监理发现施工安全隐患问题,即可发起安全整改流程,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收到平台提醒后及时进行问题整改,并将整改结果进行反馈,业主及监理对整改结果进行审批,形成安全检查闭环。



安全隐患问题整改详情

日常巡检:安全员对所在责任片区内的危险源及危险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并通过移动端app进行巡检结果登记、上传及管理。



移动端安全检查问题统计分析及详情浏览

视频监控:施工现场制高点、危险源附近等关键位置安装摄像头对施工现场的状况进行实施监测。



1) 支持视频监控的web端和移动端的实施浏览查看
2)支持监控设备的基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定位与控制



7.工程档案管理模块
依据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标准和规定,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设计、建设期间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施工日志、工作质量管控文件、安全管理文件、计划进度控制文件、合同文件等各种文档进行有序存储、整理、归档,辅助档案资料的专项验收等工作。
设计图纸管理:支持设计图纸的收集、存储、查询与检索;
平台附件管理:平台业务模块所产生的数据、附件的自动归档、整理、查询浏览;
档案管理:档案目录创建、各类文件资料分类上传,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实现电子文件的自动组卷。

平台可以充分利用管理平台前述功能模块在建设过程中实时录入、采集的以构件和检验批为载体的大量施工安全、进度、质量及计量资料文档,可以大大减少文件档案收集工作量。
对于前述模块未收集的其它必须文档,档案管理模块支持快速便捷录入和归档。



8.其他功能
(1)移动端应用程序
功能模块组成:
1)项目概况、动态、项目圈功能;
2)通知公告、通讯录管理功能、日志填写;
3)进度、质量、计量管理的流程审批功能;
4)安全检查、视频监控查看等功能;
5)业务数据分析统计查看功能(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



业务功能:
1)进度、质量、计量管理的流程审批功能;
2)安全检查、视频监控查看等功能;
3)业务数据分析统计查看功能(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



(2)数字化项目管控中心
搭建数字化项目管控中心,部署大型展示终端、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用于模型数据展示、视频监控数据、平台可视化信息展示等用途。





如果您对BIM+GIS感兴趣,想采购基于GIS+BIM的工程建设管理平台,或有其他的二次开发需求,欢迎关注“艾三维技术”微信公众号,联系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可软件交流社区

GMT+8, 2025-10-13 04:08 , Processed in 0.1023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